English

案犯的克星

1999-05-14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是兆新 黄立群 我有话说

1995年夏天,北京颐和园北门外的河里发现一具女尸。警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缜密调查后认定,死者为海淀某工厂的业务员,并将漂亮的女业务员的丈夫和情夫确定为重点嫌疑人。

几个月过去了,警方的侦查取证工作并不顺利。当年冬天,下决心侦破这起案件的警方请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的专家,决定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进行被人们俗称为“测谎”的心理测试。首先测试的是女业务员的情夫。情夫承认,认识女业务员后曾与她在饭店和汽车里发生过3次关系,最后一次是在女业务员被害当天,情夫对此心理负担极大。测试中心的专家在解除了因婚外性关系造成的心理负担后,对他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情夫应被排除在作案人之外。

12月的某天晚上10点,心理测试中心的专家给另一名作案嫌疑人——女业务员的丈夫吴某戴上了心理测试仪的导线,接受测试。测试过程中专家发现,吴某几乎在每个关键题提问时,呼吸、皮电和脉搏曲线都发生异常反映。专家认定,吴某是重大作案嫌疑人。

经过侦查员连夜的突审,第二天一早吴某便交待了全部作案事实。据吴某交待,由于漂亮的妻子嫌弃吴某身上的牛皮癣,婚后长期不让吴某碰她一下,自己却跑到外面找了个情夫。作案当天,吴某像平时一样出去接妻子回家,不想却在路上看到了妻子与情夫那过分亲昵的一幕。情夫走后,吴某冲上去责问妻子,不想却遭到妻子的迎头痛骂。不但如此,余怒未消的妻子竟抡起挎包朝着吴某劈头便打。吴某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一腔怨气,他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朝妻子头上猛力砸了过去。在一顿乱砸之后,吴某将不知生死的妻子推进河中。

几个月后,法院以谋杀罪判处吴某死刑,缓期执行。

这起案件只不过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协助侦破的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中的一个。创建于9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多年来直接参与侦破的案件已达300多起,而在各省公安机关建立的分中心参与侦破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则多达3000多起。由该心理测试中心工程师张祖丰、陆敏主研成功的PG—I和PG—A型心理测试系统,以其令人不可思议的高科技神奇功效,“撬”开了无数犯罪分子紧咬的牙关。案件涉及全国许多城市的警方、检察院和法院。

在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协助侦破的案件中,几乎每一起都是大案。谈起这些案件,测试中心主任武伯欣教授如数家珍。而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案件,还是几年前协助破获的一起已侦查了15年未破的积案。

1981年7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乔某一家共5口人在睡梦中被残忍地杀死在自己家里。由于案件发生后现场被大批围观者严重破坏,警方只在现场院内发现了一把作案用的铁管和一把改锥。警方在审讯了6名嫌疑人,派专案组进驻村子工作两年后仍一无所获,至此这一特大案件被搁置了15年。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年主管这一案件侦破的一位自治区公安厅长问武伯欣:“15年前的案子(用心理测试仪行不行?”尽管武伯欣当时心里也没底,但他还是接下了这个案子。他回答那位老厅长:“咱们试一试。”

经过分析,重点确定在死者乔某的大女婿李某身上。为了制造一种气氛,使大女婿更清楚地回忆起15年前的情景,测试在当地一座武警军营里进行,并在军营内经过的路边设置了大批荷枪实弹、如临大敌的武警哨兵。

几通测试下来,李某对关键题都出现强烈的反映,结果表明李某为重大犯罪嫌疑人。测试结束后,专案组一句话没说,便将李某独自一人关押起来,整整“闷”了一夜。10多小时后,专案组再次将早已按捺不住恐慌的李某押了出来,郑重宣布他为重大嫌疑人,并当即戴上了手铐。李某仍心存侥幸,大声喊冤。武伯欣意味深长地说:“你喊什么冤?已经死了的乔某一家才冤呢。过去技术不发达,现在技术发达了,谁犯了罪也赖不掉。”10分钟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李某忽然放声大哭,随后便滔滔不绝地交待了全部犯罪经过。不久,法院判处李某死刑。

这一积案的成功破获,更确立了这项先进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重要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